文学

朝内166文学讲座第227期 | 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及其词作

李清照是一位个性鲜明、超越尘俗的女性,是一位别开生面的独创性极强的词人。李清照能够卓立于众多女性作家之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这与她始终真率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保持爽直、自由、不羁的个性密切相关。这种个性特征表现于词作中,成为李清照跻身于一流作家行列的

讲座 文学 李清照 赵明诚 朝内 2025-09-01 17:23  1

莫言题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什么有必要澄清?

前些天写了一篇关于莫言题辽沈战役纪念馆独家解密:莫言为辽沈战役纪念馆留下的冷冽题词的文章,引发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关键是一些对历史一无所知的留言,让人越发感到,有必要澄清事实。文学作家多个角度看待战争是好事。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理解到位,但是纪念馆是有文化的地方,

文学 莫言 战争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纪念馆 2025-09-01 10:50  1

常洪伦专栏||赴一场文学盛宴

八月三十一日,在郓城西关天桥脚下,城中村一个农家大院、《山东文学》读者书苑里,正举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创作座谈会。这场由省、市、县共同举办的文学作品座谈会,恰似一场文学大餐,我也应邀赴约了这次文学盛宴。

文学 吕萍 山东文学 常洪 张进良 2025-09-01 10:45  2

【壹点文学】秋蝉诗唱万木秋

人生如蝉,蝉如人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蝉除了代表时令,还寄托了生命的寓意:夏日的蝉声,象征着生命的快乐与激昂,而秋蝉的鸣叫,则被赋以生命周期的感叹,还有吉祥、超越与新生的期冀。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寓意,读蝉庶几成了古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生命乐章。

文学 秋蝉 万木 谯郡 陆畅 2025-09-01 10:19  1

于“桃花源”间播撒文学的诗意芬芳

8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总工会和银川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桃花源没事儿”读者见面会在银川市工人文化宫圆满落幕。知名作家马伯庸携新作《桃花源没事儿》与50名劳动模范和400名读者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并现场为读者签名留念。

文学 银川市 桃花源 马伯庸 玄穹 2025-09-01 09:02  1

自媒体不是一夜暴富的行业需要有深厚的文学造诣

做自媒体工作不是一夜暴富的行业。梦想从其他的行业里竞争失败后,再进入自媒体行业来扭亏为盈,可能性极小。除非你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买流量,然后获得出名变现的机会。否则,成为著名主播或者是大网红的机会非常少。我是在网上写作了十七年后才略有收获的。我又从自媒体风口已过

文学 自媒体 行业 造诣 文学造诣 2025-09-01 05:34  2

捣思文学宣告九州同中国人从1949伟大建国史即绝无但悲

许倬云去世,几乎一瞬间他的一切学识经历被各路媒体翻出来反复讲述。他的名字这两天在网络上密集出现。评论多是赞美,说多少文明寻路,为青年点灯。新华社也随大流发布了悼念,气氛仿佛默认他是大家都可以敬仰的榜样?其实很多人根本就没读过他的书。哪怕一路吹捧,终归是跟风附议

文学 九州 寻路 许倬云 人从 2025-08-29 17:34  2

抗战中的文艺|文通世界激发共鸣 抗战文学成烽火中的精神纽带

抗战,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抗争。文学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镜子,承载了那段烽火岁月中“抵抗”与“书写”的双重力量。中国文学界努力推开世界的窗,将反法西斯的星火引入,也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传向四方。文学,成为那段黑暗岁月里,连接中国与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

文学 文艺 抗战 烽火 郑劲松 2025-08-31 19:42  2

文通世界激发共鸣,抗战文学成烽火中的精神纽带

抗战,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抗争。文学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镜子,承载了那段烽火岁月中“抵抗”与“书写”的双重力量。中国文学界努力推开世界的窗,将反法西斯的星火引入,也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传向四方。文学,成为那段黑暗岁月里,连接中国与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

文学 抗战 烽火 文通 郑劲松 2025-08-31 19:24  1

文通世界激发共鸣 抗战文学成烽火中的精神纽带

抗战,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抗争。文学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镜子,承载了那段烽火岁月中“抵抗”与“书写”的双重力量。中国文学界努力推开世界的窗,将反法西斯的星火引入,也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传向四方。文学,成为那段黑暗岁月里,连接中国与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

文学 抗战 烽火 文通 郑劲松 2025-08-31 19:10  2

抗战中的文艺丨文通世界激发共鸣 抗战文学成烽火中的精神纽带

抗战,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抗争。文学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镜子,承载了那段烽火岁月中“抵抗”与“书写”的双重力量。中国文学界努力推开世界的窗,将反法西斯的星火引入,也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传向四方。文学,成为那段黑暗岁月里,连接中国与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

文学 文艺 抗战 烽火 郑劲松 2025-08-31 19:14  1

刘慈欣《三体》出海十年 带领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

8月30日,由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作协外联部、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宇宙回响——《三体》海外十年影响力发布会”于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期间在河南郑州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王志庚,中国

科幻 文学 三体 刘慈欣 科幻文学 2025-08-31 15:39  2

贵州彝族文学的分期、分类及文本存在状况

贵州彝族文学的分类及分期,特别是分期的特殊性,是由贵州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与已经出版的彝族文学史的分期不同,贵州彝族文学史可以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近代和现当代几个时期。在研究贵州彝族古代民间文学的时候,文本的选择就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

文学 贵州 彝族 古文学 彝族文学史 2025-08-31 10:43  2

抄袭背后的AI恐惧:文学原创性将何去何从?

华语文学正深陷抄袭风波。过去几个月,不断有作家被指出存在“过度借用”他人文本的现象,在社交媒体引发大量争论。这一风波在本月初达到高潮,有读者发现,文学杂志《收获》前编辑曾在2019年推出一款以浓缩书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智能产品,收录了包括《收获》在内的大量文本资源

文学 chatgpt 抄袭 罗思 黄锦树 2025-08-31 10:01  2

赵德发盛赞《生万物》:改得太妙,远超预期!

最近,一部农村题材剧在荧幕上火得一塌糊涂,可围绕它的争议也甚嚣尘上,有人赞不绝口,有人却疯狂吐槽,这剧到底是神作还是烂片?它就是根据著名作家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改编的《生万物》。作为原著作者,赵德发对这次影视化改编的态度,可太让人好奇了,他是拍手称赞,还是摇

文学 马兵 佃农 赵德发 刘家成 2025-08-31 09:58  2

野夫谈易中天:学美学,讲文学,后教艺术,以史学和杂学得名

2000年,我写过《闲话易中天》一文,发在《解放日报》,后来又被《书与人》杂志转载。那时,知道先生的人不多,所以我开篇即牢骚――京官适合外放,便于捞银子。文人应该进京,容易名天下。――以下的议论,则多是为先生鸣不平的。那时先生和我,大抵皆未料到偏安一隅的他,还

文学 美学 易中天 史学 野夫 2025-08-31 09:35  3